E-mail,中文名电子邮件,英文全称electronic mail,网络标志@,被大家昵称为“伊妹儿”。这个当年从计算机科学家手中诞生的“妖孽”,前不久刚过完了自己40岁的生日。一则名为“E-mail史话”的帖子被网友热捧,有网友打趣说,“时间在杀猪,伊妹变大叔”。伴随着QQ、微博、facebook等网络“新欢”一个个“前赴后继”,“E-mail”这位前辈在各类挑战下开始面临中年危机。
第一封邮件:
“QWERTYUIOP”
“40年前,某个蛋疼的下午,一封无聊的邮件被蛋疼地发到了旁边的另一台电脑上。”这是爱讲冷笑话的网友描述的第一封邮件的诞生经历。可是,这真的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第一封邮件的内容是“QWERTYUIOP”,你不需要诧异或者疑惑,更不用费心去查阅各类词典,因为这只不过是键盘字母区域的第一排字母罢了。没有任何含义,更不暗含任何寓意,甚至它的发明者计算机工程师雷·汤姆林森后来都记不起了,那一年是1971年。
第一封邮件之后随之诞生的“@”果断引领了“E时代”的到来。那时候的E-mail年轻时尚,是高级知识分子们的最爱。
微笑表情符:
笑傲网络29载
如今我们的电脑里,想要敲出各类表情符号早不是什么难事,微笑、哭泣、沮丧、囧、发呆、亲亲、坏笑、可爱、害羞、再见等等,拿起鼠标点击就好,全在你的弹指间。很少有人会想到它最初是如何产生的。
1982年9月19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斯哥特·费尔曼教授首次在网上使用微笑符号,当时这所大学的网上电子公告牌(BBS)上,大家正在讨论网上幽默的局限,希望找到一种表达方式,让对方不要把自己的玩笑话太当真。费尔曼就发帖建议使用一个冒号加一个连字符,再加一个右括弧。“我提议用这几个符号表示开玩笑:-),横着去看它。”
意外插曲:
现身热门影片
“You"ve Got Mail”中文名《电子情书》,影片讲述的是生活中的生意竞争对手乔和凯瑟琳,二人白天斗法,晚上网络传情的故事。故事中两人虽各有自己的情侣,但网络中的倾心交往令他们决定见面。这段由“E-mail”结下的爱情佳话,1998年让华纳兄弟狠赚2.5亿美元票房。
除了《电子情书》,《辛普森一家》里无数意想不到的笑料让“辛普森”足足火了一把,而2003年动画主人公荷马(Homer)更是大胆公开了他的电子邮件地址:chunkylover53@aol.com。有网友作为《辛普森一家》的死忠们爆料,该邮箱的注册者是《辛普森一家》编剧Matt Selman,他本想以Simpson身份回复每位粉丝的来信,并提供一些建议。“但如洪水般涌来的信件最终让可怜的假"辛普森"废止了该地址应该永远不会再启用了。”据了解,很不幸的是,这个邮件地址还被黑客所窃取,发布恶意代码链接。
40不惑?
“E-mail”遭遇中年危机
“时间在杀猪,伊妹变大叔”“当年的伊妹儿,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胡子拉碴的四十岁大叔”……这些都是网友们给“Email”生日的献言。同样,也就是今年,诸多权威机构都告知其记者和下属部门,从今以后“E-mail”统一写成“Email”,之前的混淆影响了太多的事。
四十岁的电子邮件,承载了太多网友的回忆,也让网友们齐感慨网络更新的高速发展。面对新兴的社交网络的挑战,“Email”确实面临了自己的中年危机。“Email”不可能“改变世界”,“改变自己”迎合消费者,从而安度不惑。不过力挺“Email”大叔的还是不少,“想想看,你能适应别人在微博上@你一下来谈生意吗?总有些领域,还是需要电子邮件的。”
1971:计算机工程师雷·汤姆林森发出了历史上第一封电子邮件消息。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成为第一位发出电子邮件消息的国家元首。
第一个以电子形式发布的广告面世了,它是通过大学电脑和政府网络发布的。
“E-mail”这个词被首次使用。
表示微笑的“表情符号”:-)面世,发明者是斯哥特·费尔曼。
播音员埃尔伍德·爱德华兹为英国在线服务公司(AOL)的标志性语言配了音,包括:“欢迎”“文件传输完毕”“再见”以及“您收到了一封邮件!”
微软以4亿美元收购了Hotmail。
微软个人邮件及资讯管理软件Microsoft Outlook面世。
华纳兄弟出品电影《电子情书》,狠赚了2.5亿美元票房。
“Spam(垃圾邮件)”一词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
一封欺诈邮件中说,比尔·盖茨计划将他的财产与因特网用户分享,顿时流言四起。这封邮件转发量达到了数百万。
动画《辛普森一家》中,荷马公开了他的电子邮件地址。
小布什签署了《反垃圾邮件法》,这是美国第一份在国家级别上规范商业邮件发送的法规。
LOL等网络缩略词被正式收入牛津英语词典。
联邦贸易委员会颁布垃圾邮件法案。
多媒体信息服务(MMS)全球会议在维也纳召开,推出了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子邮件。
存储保护特征(SPF)推出,这是首个对E-mail发送者身份进行识别。(据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