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外企公司邓先生收到国外合伙人发来的E-mail,程序不大,但内容很重要。然而,当他给客户做演示时,邮件却无论如何也打不开。经过反复调查,原来程序是被邮箱提供的防毒软件杀坏了。邓先生愤愤地对记者说,他要去告那个网站。
邓先生遇到的问题并非偶然。当邮件防毒服务被媒体渲染成一种互联网新潮流的时候,种种“误杀”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其后果包括邮件拒收、邮件杀坏等等。这些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打了个比方,这就像是大厦的业主请物业公司来清洁房间,在业主不在场的情况下,垃圾不一定清除干净了,却把有用的东西当作垃圾扔掉了。
收钱不等于绝对安全,邮件防毒存在隐患
国内的邮件防毒服务兴起于去年年底,最早由263网络集团联合金山公司推出。这种可以收费的邮件增值服务一问世,就立刻形成了群“雄”环伺的局面,但是这朵玫瑰实际上是带刺的,这一点,几乎没人提及。
据了解,邮件防毒一般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查毒、一种是杀毒。查毒,是由网站服务器端的反病毒软件系统查出病毒后,首先进行保护,备份后再发送到用户手中,由用户自行选择是删除还是打开。这里可能有两个弊端,一是双重附件会占用邮箱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带毒邮件进入用户的电脑中,将可能导致病毒侵入硬盘。杀毒,则是将感染了病毒的邮件直接在服务器端杀掉,这样相对保证了用户电脑的安全,但同时也有可能导致邮件被杀坏而不能使用。目前,国际网站提供的邮件防毒服务一般是“查毒”和“杀毒”兼有,比如Hotmail。虽然其中的风险并不能完全避免,但是用户有自行选择的权利。而国内的网站则多是选择单一“杀毒”的方式。这让有关专家很担心,因为既然是收费服务,使用者自然认为邮箱在安全性上是完善与优越的。而网站们既要突出增值服务,又不能完全摆脱问题,又使用户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这样的结果就难免导致法律纠纷的出现。
记者在263邮件防毒服务条款中就发现这样的话:“263在线不承诺在使用本系统后,用户不受任何计算机病毒的侵扰。263在线对任何直接、间接、偶然及后续的损害不负责任。”263网络集团市场总监毛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可能的误杀以及杀坏邮件现象并不否认,但263仍然认为直接杀毒更适合主流用户使用,有利于降低电脑受病毒侵扰的隐患。对于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毛先生表示,他们会针对少数用户的需求进行沟通。他强调,这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不代表普遍需求。如果从技术上看,也并不能确定邮件不能使用是因为杀毒引擎的破坏,还是由于病毒的侵蚀。与此相近,漏杀病毒的现象也可能存在。这就像买杀毒软件一样,即使你付了上百元的价格,仍不能完全保证你与病毒完全隔绝。另外,邮件防毒服务的效果,也与网站所采用的杀毒软件有关。
客户要面对现实,网站则应该尽快改变现状
邮件防毒方面的技术问题仍未解决,无论对于网站还是用户都是潜在的威胁。但与此同时,仍有大量的网站选择跟进这项业务。实际上,它已经被这个行业看成是救命的稻草了。
前一轮收费邮箱的比拼之后,它们显然感到力不从心。收费邮箱市场虽然大,但是实际进账却比预期少了许多。原因主要是,免费邮箱依然存在,收费价格不统一,以及收费邮箱提供的服务并不能得到用户的首肯等等。但是邮件防毒市场由于前期定位明确,加上目前用户对于安全需求的日益加大,其成为网站新的盈利增长点已经指日可待。用金山公司副总经理王峰的话说,国内现在经常使用的电子邮箱有近5000万个,就算只有1/4用户愿意为邮箱防毒的增值服务付费,那也是一个每年6亿元的大市场。
网站们在谈到这个市场的乐观前景时,也常引用“中国国际互联网研讨会”公布的中国首次计算机病毒疫情网上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国内通过网络感染病毒的比例已达到57%,并且仍保持迅速增长的态势。比如去年一些造成重大的影响的病毒:尼姆达(Nimuda)、蓝色代码(Code blue)、CAM先生(Worm sirCAM)、红色代码(Code red)、欢乐时光(HAPPY TIME)等无一不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而且不仅在国内,全球的邮件系统都在经受着病毒的“洗礼”,目前平均每300封电子邮件内会有一封是病毒邮件,而且据专家估计,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到2008年,10封通过互联网传播的电子邮件就将有一封含有病毒。
为此,有关专家提醒网站注意,ISP做邮件防毒服务并不简单,收费了则更须谨慎。除了技术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需要网站和杀毒软件厂商在做不断的更新和拓展外,支付手段方面的瓶颈也在分流申请用户。目前,网站普遍采取的是传统支付与主叫支付相结合的方式。传统支付即一般的网上支付和面付等,受到信用卡的制约,目前实行起来存在很大难度,而另一种运用主叫号码,通过电话费收网费的方式又在使用范围上存在颇多限制,只有使用该网站的主叫号码才能收取该网站的服务费用。所以虽然目前263在线邮件防毒的申请人数已突破2万,但受到支付手段的制约,实际享有这项服务的人数远没数字显示的那样乐观
自由广告区 |
分类导航 |
邮件新闻资讯: IT业界 | 邮件服务器 | 邮件趣闻 | 移动电邮 电子邮箱 | 反垃圾邮件|邮件客户端|网络安全 行业数据 | 邮件人物 | 网站公告 | 行业法规 网络技术: 邮件原理 | 网络协议 | 网络管理 | 传输介质 线路接入 | 路由接口 | 邮件存储 | 华为3Com CISCO技术 | 网络与服务器硬件 操作系统: Windows 9X | Linux&Uinx | Windows NT Windows Vista | FreeBSD | 其它操作系统 邮件服务器: 程序与开发 | Exchange | Qmail | Postfix Sendmail | MDaemon | Domino | Foxmail KerioMail | JavaMail | Winwebmail |James Merak&VisNetic | CMailServer | WinMail 金笛邮件系统 | 其它 | 反垃圾邮件: 综述| 客户端反垃圾邮件|服务器端反垃圾邮件 邮件客户端软件: Outlook | Foxmail | DreamMail| KooMail The bat | 雷鸟 | Eudora |Becky! |Pegasus IncrediMail |其它 电子邮箱: 个人邮箱 | 企业邮箱 |Gmail 移动电子邮件:服务器 | 客户端 | 技术前沿 邮件网络安全: 软件漏洞 | 安全知识 | 病毒公告 |防火墙 攻防技术 | 病毒查杀| ISA | 数字签名 邮件营销: Email营销 | 网络营销 | 营销技巧 |营销案例 邮件人才:招聘 | 职场 | 培训 | 指南 | 职场 解决方案: 邮件系统|反垃圾邮件 |安全 |移动电邮 |招标 产品评测: 邮件系统 |反垃圾邮件 |邮箱 |安全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