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指出,全球每人每天的电子邮件传输量平均为 13 封,且每年以430% 的比例快速成长,也就是说,一个 400 人的企业,目前每天的邮件传输量为 5,200 封,明年将增长至 22,360 封,第二年更成长至 96,148 封。随着全球使用者剧烈成长,加上通讯簿建置和邮件转寄的便利性,以及传输成本的大幅降低等原因,不论是商务信息或情谊交流,电子邮件通讯成为人们最重要的沟通管道,每位使用者对于电子邮件传输质量和实时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传输量剧增,接踵而来的问题如:电子邮件塞车、邮件通讯不稳定、不安全和使用者要求权限提升等,都是 MIS 主管将面临的挑战,该来的问题躲不掉,企业该如何顺利突破邮件通讯系统瓶颈?
管理面:政策性规划和先期防范
您的企业需要何种效能层次的邮件系统?这其实是可以被规划和预期的。就规划面而言,通常分成时间和空间,但对于电子邮件通讯而言,通常是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没有时间上的管理和限制,在空间管理方面,主要是每位系统使用者的邮箱容量和每封邮件传送大小限制,对于较依赖电子邮件通讯的企业而言,每位系统使用者的邮箱容量通常设定在60MB~ 100MB,或只给予层级较高主管较充裕的运用空间,而一般企业或一般成员则设定在 15MB~30MB;而每封邮件传送大小限制则设定在 1MB~3MB不等,较开放式管理或网络资源较充沛的企业,甚至可能设定在 10MB或不限制。由上述可知,邮件系统的可容纳量是可以被政策性规划的,当然,随着政策调整或趋势变迁,MIS 主管也可事先做规划准备工作。
然而,除了时间和空间管理外,却有一项因素是很难预设或推敲计算的,亦即所有系统使用者的使用率和运用成长速度,这个意思是说,MIS 主管很难预期企业成员对于电子邮件通讯的使用情况,企业成员可能发送电子邮件给单一对象,也可能一指间发送网络讯息给所有认识的人,也就是瞬间传送出多封电子邮件,对于这个问题,MIS 主管大概只能抓个概算,以一般的成长率来看,预期企业电子邮件系统何时会到达饱和?何时该准备扩充?或者采取政策性约束。
技术面:着重通讯能力和采用分布式架构
既然预期电子邮件传输量会激增,对于很多企业而言,选择通讯处理能力较佳的专业级邮件通讯系统,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所谓通讯处理能力,对于网络通讯系统而言,就是 Input 和 Output 的处理能力,很多人可能会误解多颗 CPU 的系统,它的处理能力较佳,其实,CPU 的 Loading 主要是用于运算或解析的需求,对于传输处理而言,超过两颗以上的CPU 其实影响不大,真正会改良传输能力的是作业平台或服务模块的软件开发方式,因此,所谓专业级邮件通讯系统,意即指具备专业设计的邮件通讯平台和邮件通讯模块的系统而言,它的通讯处理能力至少高达一般服务器的 2~4 倍,同时它的频宽运用率达到 85%~99%,一般服务器可能只有35%~55% 不等。
此外,分布式架构优于集中式架构,这和每台服务器的最快处理速度有关,上述 CPU 的原理就是其中明显的因素之一,而透过多个连接 端口存取,原本 100Mb 1 条,变成 100Mb 10 条,当然也会使处理速度变得快速许多。这里亦值得一提的是,若扫毒软件直接安装于邮件通讯系统内,分布式架构亦是最佳的选择,试想:企业有 5 万封信件进来,经过安全阻隔和设定阻隔后,通过的信件有 4 万封,这种情形是 5 台服务器共同扫毒处理快速,还是 1 台服务器从头开始过滤快速?这个答案应该十分明显。
设定面:精确设定提升内外部通讯效能
这里主要指的是安全阻隔设定和 DNS 相关设定。在安全阻隔设定方面,原则是从大范围设定至小范围,如此不但可提升效能,更能避免安全漏洞,因为诸如防火墙之类的安全机制,会从最开始的设定值执行至最后的设定值,所设定参数必须掌握完整和正确的原则;DNS 复杂的阶层式架构和参数设定,往往让 MIS 人员能简则简、能闪就闪,却忽略了 DNS 才是决定网络效能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环,于是邮件传输效能也随着简陋的 DNS 设置而低落不彰,因此,除了在不同网域设置 DNS 主机和次要主机的必要性,选择具有智能型 DNS 设定指引,才能有效协助 MIS 简易设定 DNS,并提供精确的自动指向﹙例如一般 MIS 很容易忽略的反解设定﹚,有效减少Lame Delegation 和维护 DNS 纪录的麻烦,再加上专业精确的网关设备,企业内外部通讯效能必大为提升。
价值面:稳定度和高效能重于一切
通常企业会选择 Groupware 的邮件通讯系统,因为它有其它的附加功能,然而,当企业的电子邮件传输量剧增,塞车问题可能就大于附加功能的价值考量,因为若是连电子邮件都传送不出去了,上面的应用功能也就无用武之地了。也因此,笔者提出建议,MIS 选择邮件系统时,应当是稳定度和高效能重于一切,因为邮件通讯的价值对于企业而言高于不见得好用、适用的附加应用软件,然而,如果企业真的需要导入非通讯层技术的应用软件,例如 Work Flow、CRM 或 LDAP 等,应以专业实用角度出发,将之独立建置,如此,不但可兼顾网络通讯稳定顺畅的目的,亦可将企业导入应用软件的实质效益极大化发挥。
该来的问题躲不掉?局部汰换或系统更新
身为 CTO 或 MIS 主管,本应为企业网络通讯系统做长远的规划,企业邮件传输量的与年剧增,使得专业级电子邮件服务器成为企业选择必然的方向,惟具体实行方式,笔者建议有以下两点思考方向,一是局部汰换:如果企业成员对于既有 Groupware 系统依赖甚深,笔者建议至少将 SMTP Mail 转用专业级电子邮件服务器,可纾解邮件传输塞车压力;二是系统更新:如果企业尚未导入 Groupware 系统的应用软件,或者已陆续将原应用软件的数据库,移转至其它较切合企业运用的应用软件上,笔者建议企业可在此时选择将邮件系统一并更新或下阶段全部更新,如此,不但能以经济合理的成本转换系统,更可避免日后为原 Groupware 系统升级所需支付的庞大建置经费。
自由广告区 |
![]() |
分类导航 |
邮件新闻资讯: IT业界 | 邮件服务器 | 邮件趣闻 | 移动电邮 电子邮箱 | 反垃圾邮件|邮件客户端|网络安全 行业数据 | 邮件人物 | 网站公告 | 行业法规 网络技术: 邮件原理 | 网络协议 | 网络管理 | 传输介质 线路接入 | 路由接口 | 邮件存储 | 华为3Com CISCO技术 | 网络与服务器硬件 操作系统: Windows 9X | Linux&Uinx | Windows NT Windows Vista | FreeBSD | 其它操作系统 邮件服务器: 程序与开发 | Exchange | Qmail | Postfix Sendmail | MDaemon | Domino | Foxmail KerioMail | JavaMail | Winwebmail |James Merak&VisNetic | CMailServer | WinMail 金笛邮件系统 | 其它 | 反垃圾邮件: 综述| 客户端反垃圾邮件|服务器端反垃圾邮件 邮件客户端软件: Outlook | Foxmail | DreamMail| KooMail The bat | 雷鸟 | Eudora |Becky! |Pegasus IncrediMail |其它 电子邮箱: 个人邮箱 | 企业邮箱 |Gmail 移动电子邮件:服务器 | 客户端 | 技术前沿 邮件网络安全: 软件漏洞 | 安全知识 | 病毒公告 |防火墙 攻防技术 | 病毒查杀| ISA | 数字签名 邮件营销: Email营销 | 网络营销 | 营销技巧 |营销案例 邮件人才:招聘 | 职场 | 培训 | 指南 | 职场 解决方案: 邮件系统|反垃圾邮件 |安全 |移动电邮 |招标 产品评测: 邮件系统 |反垃圾邮件 |邮箱 |安全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