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邮件资讯 | 技术教程 | 解决方案 | 产品评测 | 邮件人才 | 邮件博客 | 邮件系统论坛 | 软件下载 | 邮件周刊 | 热点专题 | 工具
网络技术 | 操作系统 | 邮件系统 | 客户端 | 电子邮箱 | 反垃圾邮件 | 邮件安全 | 邮件营销 | 移动电邮 | 邮件软件下载 | 电子书下载

操作系统

Windows 9X | Linux&Uinx | Windows Server | 其它操作系统 | Vista | FreeBSD | Windows 7 |
首页 > 操作系统 > Windows 95/98/XP > 浅谈Windows XP系统漏洞的封堵 > 正文

浅谈Windows XP系统漏洞的封堵

出处:ENET 作者:ENET 时间:2004-11-22 14:08:00
邮件中继服务 七天免费试用
  微软Windows XP自出世以来就在中国市场中获得了广泛好评和客户的认同,它出色的兼容性和移动性也被业界所推崇。但是金无足赤、Windows XP也照样存在着系统漏洞。如果我们对此不加强防范的话,网上黑客就会利用系统的漏洞让你无法上网,甚至对一些分区进行格式化操作,侵入你的计算机盗取……,这样造成的损失可是巨大的!怎样才能保证你的Windows XP安全呢?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下载Windows安全补丁,既然Microsofe公司时不时就会在网上提供一些免费的补丁,我们只要有时间就要去打打补丁。这样既可以增强兼容性,又可以堵上已发现的安全漏洞,何乐而不为!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究竟Windows XP有哪些安全漏洞,如何堵住这些漏洞呢?

  一、切换功能漏洞

  Windows XP快速用户切换功能存在漏洞,当你单击“开始”/注销/“切换用户”启动快速用户切换功能,在传统登陆方法下重试登录一个用户名时,系统会误认为有暴力猜解攻击,因而会锁定全部非管理员账号。

  解决办法:单击控制面板/用户帐户/更改用户登录或注销的方式,取消“使用快速用户切换”(如图1),以便禁用用户快速切换功能。

    二、不可靠的即插即用

  UPnP亦称通用即插即用软件(全称Universal Plug and Play),微软这个软件是基于互联网协议的,它允许不同的设备如电脑、扫描仪、打印机联成网络,可以在彼此之间自动识别,并进行通信,这样用户不需要再挨个地为每个外设来配置计算机了,安坐家中可以开视频会议,打联网的视频游戏了,而且XP操作系统在发售时就已经激活了UPnP功能,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完美的,UPnP也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该软件上的漏洞控制同一网络上的电脑,或者发动DOS攻击。当然更为严重的是,来自同一网络的其它用户甚至不需要知道该计算机的IP地址,就可以对其发对攻击。具体来讲,UPnP服务可以导致以下两个安全漏洞:

  (1)缓冲溢出问题

  UPNP 协议存在安全漏洞问题,最早是由eEye数字安全公司发现并通知微软的。其中的UPnP存在缓冲区溢出问题,也是Windows中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缓冲溢出漏洞,当处理 NOTIFY 命令中的Location字段时,如果IP地址、端口和文件名部分超长,就会发生缓冲区溢出,由此会造成服务器程序的一些进程,其内存空间的内容被覆盖。由于UPnP服务运行在系统的上下文,攻击者如果利用漏洞成功,可以完全控制主机。更为严重的是SSDP服务器程序同样也监听广播和多播接口,所以攻击者可以同时攻击多个机器而不需要知道单个主机的IP地址。

  解决方法:由于Windows XP打开了UPnP(通用即插即用)功能,因此所有Win XP用户都应该立即安装该补丁;而Win ME的用户,只有在运行了UPnP的情况下才需要该补丁,因为Windows ME的UPnP功能在安装时是关闭的;至于Win98,由于其中并没有UPnP,只有当用户自己安装了UPnP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该补丁。下载并安装补丁:

  Microsoft Windows 98/98SE:asp?ReleaseID=34991">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s/Release.asp?ReleaseID=34991

  Microsoft Windows ME:http://download.microsoft.com/download/winme/Update/22940/WinMe/EN-US/314757USAM.EXE

  Microsoft Windows XP: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s/Release.asp?ReleaseID=34951

  (2)系统容易被欺骗

  对运行了UPnP服务的系统实施攻击并非难事,只要向该系统的1900端口发送一个UDP包,其中“LOCATION”域的地址指向另一个系统的Chargen端口,就可能使系统进入一个无限的连接循环,这将会导致受影响系统 CPU 和内存占用率达100%,使远程XP系统完全不能使用而拒绝了服务,只有通过重启后系统才能恢复正常。另外,攻击者只要向某个拥有众多XP主机的网络发送一个伪造的UDP报文,也可能会导致目标网络上所有的XP主机通过所选择的URL,执行了一个攻击的选择。而且当UPNP的部分服务被当作UDP来执行的时候,他产生的所有这些攻击都是难以找到的。

  解决办法:最明智的做法是完全关闭UPNP服务,因为大多数的人都不用他们。要记住:服务开得越少,你就越安全。单击XP的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双击“Universal Plug and Play Device Host”服务,在启动类型中选择“已禁用”(如图2)关闭UPnP服务。


 
 
 

 三、热键并不那么轻松

  热键打开程序的方式是很方便的,所以热键功能也是Win XP的系统服务之一。当用户登陆Win XP时,热键功能随之启动,于是你就可以使用系统默认的、或者自己设置的热键了。如果你的电脑没有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和密码,而你需要暂时离开电脑,办理其他事情,Win XP就会在处于静止状态一段时间后进行自动注销,不过这种“注销”是一种假注销,你所有的后台程序都还在运行,与没有注销前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其他人虽然进不了你的桌面,看不到你的电脑里放了些什么,但是却可以继续使用热键。

  这时一个别有用心的并且经验丰富的人就可以利用这些热键干一些事,最简单比如打开N个大程序,来破坏你的机器,可以打开并使用某个程序,特别是一些与网络有关的敏感程序(和服务)……

  解决办法:其实,利用这个漏洞做出坏事的几率是十分小的,但漏洞确实存在,不得不防吧!所以在离开计算机的时候,还是按下Windows键+L键,锁定计算机;或者打开屏幕保护程序、并设置密码;或者检查可能会带来危害的程序和服务的热键,取消这些热键。

  四、远程控制轻易别用

  当连接建立的时候,Windows XP远程桌面把账户名以明文发送给连接它的客户端。发送的账户名不一定是远端主机的用户账号,也可以是最常被客户端使用的账户名,网络上的嗅探程序可能会捕获到这些账户信息。

  建立网络连接时,Win XP远程桌面会把用户名以明文形式、发送到连接它的客户端。发送的用户名可以是远端主机的用户名,也可能是客户端常用的用户名,网络上的嗅探程序可能会捕获到这些账户信息。

  安全对策:单击控制面板/系统/远程,取消“允许用户远程连接到这台计算机”(如图3),以便停止远程桌面使用。

    五、“帮助和支持中心”缺陷

  Windows XP的“帮助和支持中心”功能(如图4),可以向用户提供集中化服务和帮助,如提供产品文档,判断硬件兼容性帮助,访问Windows更新,Microsoft在线帮助等。用户和程序可以通过使用"hcp://"前缀执行URI链接来访问帮助和支持中心。由于帮助和支持中心程序没有有效的检查通过HCP协议传递来的信息,导致一个缓冲溢出漏洞存在。当用户与因特网联接时,黑客就可以利用这个安全漏洞,从一个网页或HTML格式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对存在这一缺陷的机器进行远程访问,能够打开或删除被攻击机器上的文件。

  解决办法:到微软的网站下载安装解决该问题的补丁,或者安装微软发布的Windows XP SP1,Win XP SP1可以从微软的网站下载或者购买。

 

,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 微软宣布已售出4亿份Windows 7许可
  • Powercfg 从命令行控制系统的电源管理
  • windows NT 4.0 Domain升级到windows server 2008 R2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windows 7使用GPO统一桌面黑屏
  • Windows 2003域更名工具(Domain Rename Tool)
  • 创建Windows 7部署介质
  • 轻松传送——Windows Easy Transfer
  • 用ExPTA简化性能分析工作 研究这个免费的Exchange性能优化工具
  • 使用MDT 2010执行Windows 7裸机安装
  • 使用远程桌面连接的10大技巧 从Windows XP客户端连接和管理远程系统
  • Windows Server 2008 R2和Windows 7的组策略
  • 监视Windows 7中的系统启动性能
  • Win2000/XP与Win98互访
  • Windows XP系统恢复全攻略
  • Windows蓝屏代码详解
  • Windows系统操作技巧
  • 在dos系统下使用USB盘
  • 彻底解决Windows XP网络文件共享
  • Windows下的netstat和nbtstat
  • 在Win98中更改Win2000的密码
  • 资源共享,如此“GUEST”
  • Windows Me优化指南
  • 解析Win XP恢复管理员密码的五大秘诀
  • FTP用户无法登录排错详解
  • 自由广告区
     
    ORF反垃圾邮件软件
    最新软件下载
  • SharePoint Server 2010 部署文档
  • Exchange 2010 RTM升级至SP1 教程
  • Exchange 2010 OWA下RBAC实现的组功能...
  • Lync Server 2010 Standard Edition 标..
  • Lync Server 2010 Enterprise Edition...
  • Forefront Endpoint Protection 2010 ...
  • Lync Server 2010 Edge 服务器部署文档
  • 《Exchange 2003专家指南》
  • Mastering Hyper-V Deployment
  • Windows Server 2008 R2 Hyper-V
  • Microsoft Lync Server 2010 Unleashed
  • Windows Server 2008 R2 Unleashed
  • 今日邮件技术文章
  • 腾讯,在创新中演绎互联网“进化论”
  • 华科人 张小龙 (中国第二代程序员 QQ...
  • 微软推出新功能 提高Hotmail密码安全性
  • 快压技巧分享:秒传邮件超大附件
  • 不容忽视的邮件营销数据分析过程中的算..
  • 国内手机邮箱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访尚..
  • 易观数据:2011Q2中国手机邮箱市场收入..
  • 穿越时空的爱恋 QQ邮箱音视频及贺卡邮件
  • Hotmail新功能:“我的朋友可能被黑了”
  • 入侵邻居网络发骚扰邮件 美国男子被重..
  • 网易邮箱莫子睿:《非你莫属》招聘多过..
  • 中国电信推广189邮箱绿色账单
  • 最新专题
  • 鸟哥的Linux私房菜之Mail服务器
  • Exchange Server 2010技术专题
  • Windows 7 技术专题
  • Sendmail 邮件系统配置
  • 组建Exchange 2003邮件系统
  • Windows Server 2008 专题
  • ORF 反垃圾邮件系统
  • Exchange Server 2007 专题
  • ISA Server 2006 教程专题
  • Windows Vista 技术专题
  • “黑莓”(BlackBerry)专题
  • Apache James 专题
  • 分类导航
    邮件新闻资讯:
    IT业界 | 邮件服务器 | 邮件趣闻 | 移动电邮
    电子邮箱 | 反垃圾邮件|邮件客户端|网络安全
    行业数据 | 邮件人物 | 网站公告 | 行业法规
    网络技术:
    邮件原理 | 网络协议 | 网络管理 | 传输介质
    线路接入 | 路由接口 | 邮件存储 | 华为3Com
    CISCO技术 | 网络与服务器硬件
    操作系统:
    Windows 9X | Linux&Uinx | Windows NT
    Windows Vista | FreeBSD | 其它操作系统
    邮件服务器:
    程序与开发 | Exchange | Qmail | Postfix
    Sendmail | MDaemon | Domino | Foxmail
    KerioMail | JavaMail | Winwebmail |James
    Merak&VisNetic | CMailServer | WinMail
    金笛邮件系统 | 其它 |
    反垃圾邮件:
    综述| 客户端反垃圾邮件|服务器端反垃圾邮件
    邮件客户端软件:
    Outlook | Foxmail | DreamMail| KooMail
    The bat | 雷鸟 | Eudora |Becky! |Pegasus
    IncrediMail |其它
    电子邮箱: 个人邮箱 | 企业邮箱 |Gmail
    移动电子邮件:服务器 | 客户端 | 技术前沿
    邮件网络安全:
    软件漏洞 | 安全知识 | 病毒公告 |防火墙
    攻防技术 | 病毒查杀| ISA | 数字签名
    邮件营销:
    Email营销 | 网络营销 | 营销技巧 |营销案例
    邮件人才:招聘 | 职场 | 培训 | 指南 | 职场
    解决方案:
    邮件系统|反垃圾邮件 |安全 |移动电邮 |招标
    产品评测:
    邮件系统 |反垃圾邮件 |邮箱 |安全 |客户端
    广告联系 | 合作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繁體中文
    版权所有:邮件技术资讯网©2003-2010 www.5dmai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www.5Dmail.net Web Team   粤ICP备05009143号